网站推荐

运江古镇历史拾掇

发布时间:2017-04-07 16:12:08 作者:吴孝斌 阅读:14195

1.jpg
运江古镇甘王庙

2.jpg
古镇石码头

3.jpg
《雒容县志》对“运江立埠始末”之记

4.jpg
《雒容县志》对陈义之记

5.jpg
郑小谷所写《运江埠重建各神庙记》

6.jpg
运江古镇全景

  运江古镇现位于象州县运江镇辖境(清代属雒容县丰轨乡,民国属雒容县运江乡),面积八万多平方米,其南面是主流奔腾不息的柳江,北面则是柳江支流罗秀河。柳江与罗秀河将其环抱,夏季洪水季节形成江流使其成为大江之中独特的江心孤岛。船舶一年四季可上通柳州,下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曾是历代商埠重地。
   沿古镇石码头而上,即见骑楼老街的青石板路,还有运输社、旅社、药铺、杂货铺、理发店等功能齐全的商铺,连片的建筑物更是集中展示了岭南独特的古镇风貌。古物古景似在默吟昔日的辉煌,却也照映着岁月的沧桑。由是勾起了笔者一探究竟的欲望。
   1.古镇立埠始末
   古镇始有普通民众正式居家为生的时间,尽管现人传说极早,但无从考究,志书之记却是从明代末期开始的。根据志书的记载,运江古镇在明代后期之时(具体时间没有详细记载),由丁、荣、王、陶四个姓氏的人家开辟居住,后来随着人口的繁衍及其他姓氏的进入,人口逐渐大增。
   到了光绪初年(光绪元年为1875年),因广东籍的商人看到古镇独特的优势而不断涌入古镇经商,最后促成了古镇在清末到民国时期的繁盛,成为名闻一时的商业中心。因粤籍商人数渐次增多,粤东会馆由此兴建。
   其中经过乾隆四十年、光绪二十八年、民国三年共三次大水的冲袭,被冲塌的民房共有六百余间。但经不断维修与建设,古镇依然保持其商贾云集、兴旺繁荣的商埠重镇地位。
   对此,民国二十三年出版的《雒容县志》卷上之《舆地·运江立埠始末》有明确记载:“运江,明末由丁荣王陶四姓开辟居住。光绪初,粤人到埠经商渐次繁盛。经乾隆四十年、光绪二十八年、民国三年三次大水,冲塌民房六百余间。若再遭水患,恐成泽国矣!”
   2.甘王庙的久远历史
   在古镇之中历史淳厚且长久不衰的标识,甘王庙(甘王圣宫)可谓最为典型的代表。甘王是桂中地区民众特有的信仰,每逢农历七月二十八甘王生日这一天,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上万之众朝拜不断,然古镇之中的甘王庙历史世人却知之甚少。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了现存老街民房之内的清代碑刻,即为《重建甘王察院二庙碑记》。经笔者仔细辨核推断,该碑记所作时间为清代嘉庆戊辰年(1808年)。碑记中记录了原先的甘王察院二庙是在硕大数亩的古榕之下,其古庙墙上的碑记是康熙庚戌年(1670年)时任雒容县江口镇巡检司刘世廷所镌,庙内的香炉则是明崇祯辛未年(1631年)所设。古庙非常灵异,故为一方百姓及过往之客所崇祀。因旧庙后是小河,河岸坍塌已危及庙堂,古镇民众早想将该庙迁徙,却因筹资困难而无法进行。到了清嘉庆十一年(1807年)春,古榕大树毁坏而累及庙堂,迁徙之事不容再缓,时任江口镇巡检司王德照亲自倡建且主动捐款,众人出资出力,二庙终于在嘉庆十二年(1808年)夏得以建成而留此碑记。
   另考清代雍正年间的《广西通志》对运江古镇甘王庙的记载为“甘太公庙,在县南运江镇,南汉时建,祀惠济感应侯甘佃。”由此可确定,运江镇甘王庙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917-971年)时期。
   古时甘王在桂中地区被视作神灵,而常年在水域之中打拼的船家为保平安,在河域一旁建设甘王庙,以方便在过往之时上岸进庙烧香祈佑。柳江下游的黔江河段现尚存的武宣县黄茆镇甘王庙及桂平市南木镇弩滩甘王庙即可作为另一旁证。
   现在的甘王庙是“文革”后重建的,因无对照,不知与古时之庙是否相同,但现在其庙内的除甘王之外,还供奉有其他神明。
   3.古镇巡检司略记
   因运江古镇地处几县交界之处,是柳江流域的要塞。明代万历年间,官方在运江设立巡检司(最基层的国家行政机构之一),清代沿袭。《明史》卷四十五《志第二十一》载:“洛容……西南有江口镇、又有运江二巡检司。东有平乐镇巡检司……”
   《雒容县志》有载:“江口镇巡检署旧在县南一百二十里运江。乾隆四十九水圮。巡检张廷照请改建于下运村,距旧署三里,今废。”
    设于运江的江口镇巡检司官员,归县令管辖,一般秩正九品。现笔者尚可查知的官员有清代康熙年间的刘世廷、乾隆年间的张廷照、嘉庆年间的王德照等三人。其中王德照为浙江省嘉善县人,清光绪十八年《嘉善县志》卷十七之“例监”载有“王德照,字旭初,河间司巡检”。
   4.古镇清代两名人
   运江在清代相传出过两位名人,即为陈义和麦音槐。
   陈义,字寅卿,古镇之人惯称其为“陈阿义”。清道光二年(1822年)出生于丰轨乡安龙屯(即现在的运江镇夏运村安龙屯)。陈义幼年丧父,其母无力抚养,家贫如洗。他孤身一人,处境艰难,苦不堪言。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陈义离开故乡奔赴柳州投军。由于他骁勇善战,无所顾虑,因而在军旅生涯中屡建功勋。他历任千总(正六品)、守备(正五品)、都司(正四品)、游击(从三品)等职,最后位及从一品军方要员。
   陈义的主要仕途经历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在光复颖州案内,他被保荐副将衔,尽先补用参将,获赐晋勇巴图鲁称号;同治元年(1862年),他奉命统领雄字五营调入陕西,协助陕甘总督征讨西北回民起义军;他率军首克三源县,即晋升为总兵(正二品)官衔;同治五年(1866年)至同治七年(1868年)攻克凤翔、平原、泾川等城;同治九年(1870年)攻下金积堡,西北回民起义军宣告失败;同治十年(1871年),他统领达春步队,防守凤凰城,并带领精选左骑马队,被封为“振威将军”,叙补提督(从一品)。最后逝世于甘肃天水。
   《雒容县志》有记:“陈义,字寅卿,鹿寨人雒容籍,道光二十八年投军,历任千守、都游。二十九年克复颖州案内保荐副将衔,优先补用参将,晋勇巴图鲁。同治一年奉调赴陕,委统雄字五营,征剿回匪,克复三源县,保升总镇衔。同治五年,克复凤翔。七年克复平原、泾川等处,保以遇缺简放提督。九年扑灭金积堡回匪署中卫协。十年委统达春步队防守凤凰城,总理营务处兼带精选左旂马队,叙补提督。历年积存欠饷银四十四万余两。奏准广雒容文武学额四十名。”
   麦音槐,字兆卿,祖籍运江新圩人,生于麻子圩。后随家迁往运江居住。《雒容县志》卷下“科举”中记有:“麦音槐,兆卿,新运江人,象州籍,光绪丁酉拔贡。”
   麦音槐天生聪颖,自幼好学。因其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在光绪丁酉科(1897年)拔贡而进入国子监深造。拔贡是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十二年一次,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其后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但麦音槐却不慕仕途,归家后立足乡里,以课读为生。他开设私塾,乐于施教,以示己志。他曾上奏朝廷,痛斥某些行为不端的地方官吏:“今之团总,多不由地方公举,或由钻营,或循情面。平日奔走街门,交通吏役……官视之如鹰犬,民畏之如虎狼。稍有志节者,羞而避之……”由于他体恤民情,他在民众中有极高的声望,官员畏其廉,百姓敬其贤。但他英年早逝,卒于民国二年(1913年),当时尚未足四十岁,甚是遗憾。
   5.郑小谷情系古镇
   有“江南才子”和“两粤宗师”之称的清代象州籍著名文人郑小谷,曾多次往返而经过运江古镇,并驻足留心。清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等兵灾之故,古镇之上的各种庙宇都被毁坏。同治年间,古镇众人重建各种神庙。同治九年(1870年)夏,郑小谷应约而挥笔写下《运江埠重建各神庙记》,其中有:
   ……吾乡二水之间有运江埠焉,界两属之间,商贾所集,庙宇聿修。早有兴福庵,后更名观音庙,肇始不详何时。据寺碑,重建于康熙间,再修于乾隆间。其神别有北帝,有文昌,有天后,有华光大帝,有财帛星君。又别有土主庙在埠尾,有关帝庙在庵后。咸丰改元,兵燹迭至,皆废矣。高,庙之故有者当复兴,神之杂居者当改正,乃据旧址剙新模,为关帝庙一所,武帝居后,文帝居中,其左则华光大帝,其右则财帛星君。又为观音庙三间,观世音居中,天后居左,土主居右,亦各居其所也……
   余深幸地气之转,神运之兴,人事亦随之盛也。故为感慨系之……
   走在古镇冰凉的青石板路上,观建筑斑驳之年痕,想其数百年的人文底蕴,笔者对小谷先生之“深幸地气之转,神运之兴,人事亦随之盛也”而略有所感,期望随着大藤峡水利工程的建设竣工,运江古镇能重现辉煌!